运动别过量,微出汗才是最佳状态

“生命在于运动” 这句话大家都熟,但很多人理解错了,觉得运动越累、出汗越多,效果就越好,于是报了高强度的健身课,每次都练到腰酸背痛、大汗淋漓,结果练了没多久,就出现了脱发、月经推迟、免疫力下降的情况,甚至有人因为运动过量引发了横纹肌溶解症。​
中医早就提醒过 “汗为心之液”,汗液和心血是同源的,大量出汗会耗伤心血,还会带走体内的阳气。春夏季节阳气生发,身体容易出汗,适当多运动出点汗,能帮助排出体内湿气;但到了秋冬季节,阳气要收敛,这时候再大量出汗,就会让阳气过度耗散,导致冬天怕冷、手脚冰凉。​
其实运动的关键不在强度,而在 “适度”,最佳状态是运动到身体微微发热、额头有点细汗,也就是 “微出汗”。这样既能促进血液循环、增强体质,又不会过度消耗身体。比如每天散步 20-30 分钟,速度以能正常说话、不会气喘吁吁为宜;或者打打太极、做做八段锦,这些温和的运动能活动筋骨,还能调节呼吸,让身心都放松。​
还要注意运动时间和频率。尽量别在晚上运动,尤其是睡前 1-2 小时,晚上阳气要收敛,运动太剧烈会让阳气兴奋,影响睡眠;最好在早上太阳出来后或上午运动,这时候阳气生发,和运动的节奏相契合,能更好地激发身体活力。​
运动频率也很重要,每天运动 20 分钟,比周末一次性猛练两小时效果好得多。久坐办公室的人,更要注意随时活动,每隔半小时站起来走两步,伸伸懒腰、转转腰腹,哪怕每次只活动 3-5 分钟,也能缓解颈椎、腰椎的压力,预防身体僵硬。另外,运动前一定要热身,活动关节、拉伸肌肉,避免突然运动导致拉伤;运动后别马上喝冰水、吹空调,先擦干汗,喝杯温热水,等身体平复下来再休息,防止寒气入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