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渴了才喝水?这些缺水信号别忽视

很多人只有在口渴的时候才喝水,觉得口渴就是身体缺水的信号,其实当你感到口渴时,身体已经处于严重缺水状态了,长期如此会影响身体健康。除了口渴,身体还会发出这些缺水信号,一定要注意。​
第一个信号是尿液颜色变深。正常情况下,尿液颜色是淡黄色,如果尿液颜色变成深黄色,甚至像浓茶一样,就说明身体缺水了,需要及时补充水分。如果尿液颜色一直很深,还可能影响肾脏健康,因为肾脏需要通过尿液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,缺水会导致尿液浓缩,增加肾脏负担。​
第二个信号是口干舌燥、嘴唇干裂。口腔和嘴唇的黏膜比较敏感,缺水时会首先出现口干舌燥、嘴唇干裂的情况,严重时还会出现口腔溃疡。这时候不仅要喝水,还要注意嘴唇保湿,可以涂一些润唇膏,避免嘴唇干裂出血。​
第三个信号是头晕、乏力。身体缺水会影响血液循环,导致大脑供血不足,出现头晕、乏力的情况,还会影响注意力和记忆力,让人无法集中精力工作或学习。很多人下午觉得没精神,以为是没休息好,其实可能是身体缺水了,喝一杯水就能缓解。​
第四个信号是便秘。肠道需要充足的水分来软化粪便,如果身体缺水,粪便会变得干燥、坚硬,难以排出,导致便秘。长期便秘会让肠道内的毒素堆积,影响肠道健康,还可能引发痔疮等问题。​
第五个信号是皮肤干燥、缺乏弹性。皮肤的水分含量占身体水分的很大一部分,缺水时皮肤会变得干燥、粗糙,缺乏弹性,用手指捏起皮肤,恢复原状的速度会变慢。长期缺水还会导致皮肤出现皱纹、色斑,加速皮肤老化。​
那该怎么正确喝水呢?首先,要养成主动喝水的习惯,别等口渴了再喝。可以把一天的饮水量分成几个时间段,比如早上起床后喝一杯温凉开水,补充夜间流失的水分;上午 10 点左右喝一杯水,缓解工作疲劳;中午饭后半小时喝一杯水,帮助消化;下午 3-4 点喝一杯水,补充水分,恢复精力;晚上睡前 1 小时喝一杯水,避免夜间缺水,但别喝太多,防止起夜影响睡眠。​
其次,要注意喝水的量,成年人每天需要喝 1500-2000 毫升水,大概是 7-8 杯 200 毫升的水。如果运动量较大、出汗较多,或者天气炎热、干燥,需要适当增加饮水量,避免身体缺水。​
另外,要选择合适的饮品,最好喝白开水或矿泉水,别用饮料代替水。饮料中含有大量糖分、色素和添加剂,长期喝会增加肥胖、糖尿病的风险,还会影响身体对水分的吸收。比如喝碳酸饮料,虽然能暂时解渴,但会导致体内糖分升高,还会产生气体,引起腹胀;喝果汁,虽然含有维生素,但糖分含量高,不如直接吃水果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