粗粮虽好,顿顿吃反而伤肠胃

自从知道粗粮能促进肠道蠕动、帮助控制血糖,很多人就把家里的精米白面换成了粗粮,顿顿吃玉米、红薯、藜麦,结果吃了没几天,就出现了腹胀、嗳气、消化不良的情况,甚至有人因为吃太多粗粮,导致便秘加重。​
其实粗粮确实有营养,富含膳食纤维、B 族维生素和矿物质,能帮助肠道蠕动、预防便秘,还能延缓血糖上升。但粗粮的膳食纤维含量高,质地也比较粗糙,肠胃需要花更多力气去消化。如果顿顿吃、吃太多,会给肠胃带来很大负担,尤其是肠胃功能本身就弱的人,很容易出现消化不良。​
正确的做法是把粗粮和细粮搭配着吃,根据自己的肠胃情况调整比例。肠胃功能好的成年人,粗粮和细粮的比例可以控制在 1:1,比如煮米饭时加一半糙米、一半白米;肠胃弱的人,比如老人、小孩或刚做完肠胃手术的人,粗粮比例要减少,1 份粗粮配 2 份细粮,比如熬粥时加少量燕麦和大量大米,这样既能摄入粗粮的营养,又不会给肠胃添负担。​
还要注意粗粮的食用时间和方式。别把粗粮都堆在晚餐吃,晚餐后活动量少,肠胃消化能力弱,吃太多粗粮容易腹胀、影响睡眠。可以把粗粮分散到三餐中,早上熬粥时加把燕麦、小米,中午吃饭配块蒸红薯或玉米,晚上喝碗杂粮粥,这样分开吃,肠胃更容易消化。​
吃粗粮时还要注意烹饪方式。老人和小孩的牙齿和肠胃功能都弱,吃粗粮要煮得软烂些,比如把红豆、绿豆提前泡 4-6 小时,再和大米一起熬粥,煮到豆子开花、粥变浓稠;吃玉米时可以选择糯玉米,比普通玉米更软糯,更容易消化;吃红薯时蒸熟或煮成红薯粥,别吃烤红薯,烤红薯外皮焦硬,容易刺激肠胃。​
另外,刚开始吃粗粮要循序渐进,别一下子吃太多。可以先从每天吃一小把燕麦开始,等肠胃适应了,再慢慢增加粗粮的比例和种类。吃粗粮的同时也要多喝水,膳食纤维需要吸收水分才能膨胀,帮助肠道蠕动,要是喝水少,粗粮反而可能导致便秘。还有,别把加工过的 “伪粗粮” 当成真粗粮,比如全麦面包要看配料表,只有全麦粉排在第一位的才是真正的全麦面包,那些添加了大量糖、油的粗粮饼干,反而不利于健康。